水資源問題與利用有關,造成缺水問題“98%是人為原因,2%是自然原因” 世界不缺水,缺的是對水資源的有效管理。 這是專家們在本周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世界水周”上發表的顛覆傳統概念的意見。 “讓我對傳統觀念提出不同意見……這個世界並沒有面臨水危機,我們擁有足夠我們做任何事情所需的水資源,(但是)我們對水資源的管理存在極大失誤。”榮獲2006年斯德哥爾摩水獎的第三世界水資源管理中心主任阿西特·比斯瓦斯教授說。 過去30年間,印度裔加拿大人比斯瓦斯不懈為水資源問題而努力,並透過聯合國等多個國際組織,把水的科學管理和水資源在第三世界國家作為人類生存的基本權利之一的要求提到許多高層決策者的日程表上。 比斯瓦斯等專家表示,鑒於全世界人口到2050年將增加20億至30億,而目前在許多地方水已成為緊缺資源,必須對水資源的管理模式加以根本改變。 ■缺水現實 在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其他一些研究機構、政府、援助組織的支援下,700名專家歷經 5年時間,試圖回答“世界上的水是否將耗盡”這一問題。專家們的《全面評估報告》稱,“全球每三人中就有一人面臨這樣或那樣的缺水問題”,包括北非、中國 北部、美國西南部等地區的居民。 專家們發現,約9億人生活在河流或湖泊附近的盆地,但這些河流和湖泊已處於缺水狀態,有些河流處於斷流邊緣,湖泊蓄水不足。此外,7億人口生活所依賴的河流和湖泊盆地正向乾涸方向發展。另有1億人口生活的地帶水資源雖然無虞,但這些人無法承擔利用水資源的費用。 總部設在斯里蘭卡的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所主任弗蘭克·賴斯伯曼說:“(缺水的情況)比我們以前想像的更為普遍。這非常令人擔憂。在好幾個國家,我們看到的情況都能夠稱為危機。” 在他看來,澳大利亞、中國部分地區以及去年遭受嚴重旱災的印度,其缺水程度都可稱得上是危機。 賴斯伯曼認為,水危機分兩種,一種是水資源遭到過度開發,導致地下水和河流水位下降甚至乾涸;另一種是由於缺乏技術和資金支援而導致無法掌控、利用本來相當豐富的水資源。 賴斯伯曼說,水資源的問題與利用有關,造成缺水問題“98%是由於人為原因,2%是自然原因”。 ■農業──用水大戶 如果按行業劃分,農業是造成缺水現象的“罪魁禍首”。全世界的水74%用於農業,18%用於工業,生活用水只佔8%。 《全面評估報告》說,目前1升水可以生產1卡路裏熱量的食物,生產1公斤小麥需要 4000升水,生產1公斤肉類則需要1萬升水。平均而言,要生產出夠一個人一天食用的食物,需要耗水3000升。全球人口不斷增加,每個人消耗的食品,特 別是肉製品越來越多,則對水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 《全面評估報告》預計,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增加30億,農業耗水量將是目前的2倍。 此外,許多國家出於環保和節省費用的考慮開始大力發展生物燃料,如利用甘蔗、玉米、木材製造燃料。但這樣做卻會對水資源形成新的壓力。 “如果人們發展生物燃料和食物,將(對水資源)形成新壓力。這將會大量增加用水量。”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所的戴維·摩爾頓說。 ■水與糧食 理論上,世界並不缺水,但水資源分佈不均。 世界糧食產量一多半來自雨水灌溉的農田,另一小半來自人工灌溉農田。世界上最貧困 的農民中的大部分,包括絕大多數非洲農民,依賴雨水生活。如果能夠擁有收集、引導雨水的渠道、儲存雨水的小型密封容器,那么他們將更好地度過乾旱期,在同 一片土地上收穫更多糧食。如果大規模推行雨水收集專案,糧食產量將翻番。 果真如此,那么世界只需增加10%的耕地面積就可以滿足增長的糧食需求。 ■滴水產量 緩解水資源緊張,確保人類在2050年時仍能享用水資源,最重要的解決方案是找到以更少的水資源生產出更多糧食的辦法。而提高每滴水產糧量的第一要訣是尋找能提高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地區雨水灌溉系統的方法。 《全面評估報告》認為,幫助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地區可以從一些具體措施做起,比如幫助這些地方的農民耕種一些用簡單、低成本手段就可種活的作物,改變靠修建昂貴的水壩或運河改變灌溉條件的政策。 更好的灌溉系統、雨水收集系統、使用手工操作的水泵等都能夠對非洲地區的農民提供幫助。而一旦最基本的食物需求得到滿足,提高每滴水的產值也是農民擺脫貧困的方法之一。 ■觀念調整 改變觀念,與時俱進,隨時根據最新情況及時調整政府策略,這些也是解決水資源緊缺問題的緊要任務。 “政府的政策以及他們對待水資源問題的態度,是短期內最需要改變的。”賴斯伯曼說。 事實上,地球上擁有足夠多的土地、足夠豐富的水資源,人類也有足夠強大的能力在今後50年裏為不斷增長的人口提供食物,在這個意義上,世界並不缺水。 人類目前面臨的挑戰之一是,為農業提供更多水資源,但同時不對環境造成傷害。必須打破“農業導致水資源短缺,水資源短缺導致環境惡化和環境破壞”的怪圈。 此外,人們還需探討如何讓水資源促進國與國之間的合作,而不是成為國家衝突的原因。在這次主題為“江河湖泊──資源分享,責任同擔”的“世界水周”大會上,來自缺水的中東地區的幾個國家就願意坐到一起,探討合作利用水資源問題。 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三國,以及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三方分別開會,商討水資源管理 |